鐘祥斌,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研究員,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大連市社科院研究員,大連市企業文化研究會會長,北德書院院長,中國文化品鑒家,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弘道者。曾從事新聞工作,做過記者和新聞部主任。1986年開始探索、研究企業文化,1988年7月成功策劃并召開了中國首屆企業文化研討會,提出了“中華文化企業文化化”的理念,1994年正式創建“大連市企業文化研究會”,是我國最早進行企業文化研究和創建企業文化研究會的專家學者之一,1999年8月,成功策劃并召開全國環保文化研討會。主要著作有:《強迫》、《企業文化設計》、《道德也是推動力——國學中的36個管理理念》、《煉心——我讀〈金剛經〉》、《天大地大——突破困境的人生體驗》等。
我是農民的孫子,工人的兒子。我爺爺是農民,我父親十幾歲就是工人了。而我做過知青,是農民,又當過工人,而且一干就是14年。農民的樸實、工人的厚重,深深地陶養了我。
地頭上的活,要腳踏實地;機床上的工,要一絲不茍。凡事都是做出來的,真知來自體驗,體驗才是獨有的最根本的財富。
在廣闊天地,在工廠,培育我的是做人的教化。做事交人之先,先不要問有什么用,沒用才是真正的有用。去掉功利之心,得失之心,你便沒有障礙。我們的一片心海,能夠付出,便是開放的,活潑潑的,健康的,若是只進不出,就會發臭,就會生病。付出就是流動的,就會純凈,就會生智慧,就會創造一切!
人是規定的,少年時代的立志便是規定,規定就是約束,約束才有力量。
什么是人生真正的富有,什么是真正的成功?真正的富有不是汽車和樓房,因為這些都是轉瞬即逝的過眼云煙,真正的富有是心靈的圓滿。真正的成功不是燈紅酒綠,鮮花簇擁,而是心靈的歷煉,人格的完成。
我少年時代思考死亡,付出了很大代價,得了嚴重的心理障礙,陷入地獄之中,整日整夜在冰雪和毒火中熬煎。正是在廣闊天地讀自然的大書,使我悟道,突破小我,進入大我,獲得了自由和灑脫。我覺得少年時代的痛苦經歷,值!因為只有面對死亡,才會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才會為了未來付出。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大限到了,閻王把握的天平不分年輕和年長。做事也不分年輕和年長,成熟是時空的積累。所以做事年齡不是障礙,相反,在這里只有對生命的敬畏,記得我六十歲那年大年初三夜登華山,為什么?乘愿再來,迎接又一個甲子光輝燦爛的明朝。